文章来源:由「百度新聞」平台非商業用途取用"http://travel.sina.com.cn/news/2016-05-27/1639328700.shtml?from=wap"
畢加索雖被譽為20世紀現代美術影響力最大的流派之一——立體主義的開創者和代表性藝術家,但他一生風格多變,不斷進行著藝術語言上的試驗,探索藝術的表現力。這幅畫屬于他的藍色風格時期。這件作品是畢加索在馬德里短暫停留期間繪成的,大約在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。這位來自馬拉加的畫家將這幅作品送交1901年的國家美術展覽會。在獲得了提名獎后,畢加索決定不再將這幅畫取回,隨著時間的流逝,這幅畫被西班牙藝術史家恩里克·拉福恩特·法拉利收藏。皮奧·巴羅哈曾這樣回憶畢加索創作這些女人肖像:當畢加索在馬德里時,他在蘇爾巴諾街上有一間畫室,經常憑著記憶,畫一些巴黎女人形象。這些形象有著圓圓的、紅色的嘴,仿佛一片薄餅……這幅“藍衣女人”身著夸張的衣飾、迷一般的眼睛,無疑是這類形象中最美的一個。《死鳥》(Lospájarosmuertos)巴布羅·畢加索PabloRuizPicasso1912布面油畫“靜物(死鳥)”是畢加索立體主義時期的一件優秀作品。立體主義創作了一個全新的繪畫空間:不同于西方傳統繪畫的定點透視,從不同視點觀察描繪一件物品,將物品簡化至最基本的幾何形。因此,立體主義拋棄了傳統透視系統,即通常認為應該從一個固定的視點觀察事物。在這段時期,不僅是畢加索,也包括一大批立體主義畫家最熱衷表現的對象就是靜物,吉他、煙斗、紙牌、盤子、杯子、果盤等都是他們鐘愛的表現對象。正如在這幅畫中呈現的一樣,這一時期的作品并不致力于模仿現實,而是以一種新的繪畫表現形式進行創作,提供一種觀看事物的不同方式。《格爾尼卡》(Guernica)巴布羅·畢加索PabloRuizPicasso1937壁畫《格爾尼卡》是畢加索最為家喻戶曉的作品之一,也是索菲亞王后藝術中心的鎮館之寶。《格爾尼卡》是為1937年在巴黎舉行的國際博覽會西班牙館所創作的。畢加索在聽聞德國轟炸西班牙北部巴斯克小鎮格爾尼卡后,分外震驚憤怒,立即開始創作這幅作品。藝術家并沒有細致地復現整個具體事件的始末,而是著重表現戰爭的恐怖、殘忍、野蠻。《格爾尼卡》仿佛是一幅巨型招貼畫,既是西班牙內戰的恐怖見證,也是即將發生的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預言。黑白灰單色調、緊密的布局、簡化的形象都渲染了場景濃烈的悲劇氣氛。茴香酒瓶(Labotelladeanís)胡安·格里斯JuanGris1914布面油畫、拼貼、石墨在這幅畫中,胡安·格里斯紀念了立體主義運動的領導者——畢加索和布拉克。在酒瓶上出現了三個地方的名稱——巴塔羅納Badalona、巴黎和馬德里,這些地方由于各種原因與三位立體主義大師畢加索、布拉克和格里斯聯系在了一起。“Premio”(獎賞)一詞與城市名稱一起出現在瓶身上,暗示運動創造者的勝利。茴香酒瓶這個主題經常出現在世紀之交西班牙藝術家的作品之中,例如拉蒙·卡薩斯RamónCasas在1898年為知名茴香酒品牌猴子茴香酒AnísdelMono創作的招貼畫,或是畢加索在1909年將其加入到立體主義作品《埃布羅菜園》(HortadelEbro)之中。巨大的自慰者肖像(RostrodelGranMasturbador)薩爾瓦多·達利SalvadorDali1929布面油畫在這幅畫中,達利式的荒誕不羈達到了頂峰,特別是他將蝗蟲的形象加入到巨大人物形象之中,使之夸張變形。正如他的其它作品,作品蘊含著濃厚的欲望暗示。根據評論家RafaelSantosTorroella所述,這是一幅自傳式的作品。畫面中主要人物的面部正是藝術家自己的擬人化形象,也出現在其他相似的作品場景中,反映了加拉的出現對于藝術家生活的巨大轉變。1929年夏末,達利在與加拉共度了幾天時光后,他創作了這幅作品。加拉是法國詩人保羅·艾呂雅的妻子,與達利結識后二人墜入愛河,私奔到西班牙的小漁村卡達凱斯生活,之后結為伉儷。加拉既是達利的妻子,也是他的靈感繆斯。【新浪旅游聲明】本文未經授權許可,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、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。
關鍵字標籤:東歐旅遊推薦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