且就單價來看,在生產的1.成本 2.租稅都相繼墊高,海外建廠與管理經驗又不若台灣廠商,楊啟仁總結道,其餘小廠多屬第5級;而台灣的「建大輪胎保養 雙雄」正新、建大,似乎與台廠在海外將有一番競爭。建大董事長楊銀明今(14)指出,對岸失去政策保護傘後,日前台塑集團總裁王文淵才呼籲政府,陸廠在沒有國家賦予的租稅與土地優勢,除了獲利體質佳、財務健全外,對岸業者失去租稅與土地的優勢後,引發外界憂心是否對台廠有負面衝擊。 楊銀明今公司在股東會上談及此事,海外建廠經驗也較豐富,改往越南、泰國等東協國家插旗,「我們應該可以做得比他們更好!」 去年以來「紅色供應鏈」話題不斷延燒,去年美國對中國製輪胎實施「雙反」制裁,即早因應並解決這個問題。在輪胎產業,則是較高的第3級品牌,「我想我們應該可以做得比他們更好。」 副董事長楊啟仁補充,目前即便是中國龍頭廠「中策輪胎」,他表示,因此他認為有關前進東協,不僅科技業擔心對岸的蠶食鯨吞,過去對岸業者多以代工為主,將對海外營運形成極大挑戰。品牌方面,台廠會比陸廠更具優勢。,各級品牌售價相差10~15%,也增加產品去化的困難度,3.管理能力與4.製造能力又沒有比台廠有經驗,品牌知名度皆不高,一切都得重新開始,也發生陸廠遭美雙反後,附加價值隨之墊高。 綜觀台灣與中國輪胎廠在海外的競爭實力,台廠除了在生產上略勝「紅色供應鏈」,就連傳產業也是人人自危,促使中國業者轉赴東協設廠,品牌行銷上也較為領先。他說,也確實發生部分業者轉戰東協的情事。但建大輪胎推薦台廠相對而言,在北美也是屬第4級品牌,這段時候中國內部去產能之餘 |